发布时间:2022-08-10 13:25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近年来,母乳低聚糖(hmos)不仅成为国内外母婴营养与健康研究领域中的热点话题,而且作为一种创新功能性原料在国外婴配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日前于第十五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期间举办的母乳低聚糖法规管理与科学应用分论坛上,业内人士分享了全球母乳中hmos的研究进展及hmos在婴配粉中应用的科学研究进展。
hmos保护新生儿肠道屏障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玉梅表示,hmos一般是由3—10个单糖单元通过糖苷链连接而成的碳水化合物,是存在人类母乳中的复杂混合低聚糖。婴儿肠道中不含水解hmos的酶系统,因而hmos不直接发挥营养功能,也不能提供能量。hmos种类繁多,目前在人乳中已确认结构的hmos超过200种,以2′-岩藻糖基乳糖(2′-fl)、3-岩藻糖基乳糖(3′-fl)、乳糖-n-四糖(lnt)、3′-唾液乳糖(3′-sl)和6′-唾液乳糖(6′-sl)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中性低聚糖占80%—85%,如2′-fl、lnt等;酸性低聚糖占15%—20%,包括3′-sl、6′-sl等。张玉梅表示,不同地区、不同人种分泌型所占比例不同,分泌型、路易斯基因型决定母乳的基因型分型。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教授郭慧媛表示,hmos能够促进益生菌生长,抑制有害菌黏附,保护肠道屏障,调控肠道细胞增殖与分化,调节机体免疫,促进认知功能发育等。郭慧媛解释说,不同结构hmos的功能具有差异,双歧杆菌对于hmos的利用能力具有菌株特异性,菌株的基因决定其对hmos的代谢能力,hmos组成调控婴儿肠道菌群结构,二者共同进化,相互选择。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王欣表示,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严重影响着新生儿菌群的早期形成,婴儿出生后,有研究发现,前3天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肠道菌群中有更高的乳糖和2′-fl的利用率。新生儿早期菌群定植具有优先效应,早期菌群的建立更是一个随机的过程,受hmos含量和组成的选择性影响,早期菌群结构影响着新生儿肠黏膜通透性和免疫系统的发育。
越来越多监管机构批准将hmos纳入配方
目前,国际上添加hmos的产品主要是一段和二段婴配粉/配方奶。帝斯曼(中国)有限公司科学事务总监潘玉博士表示,母乳是婴儿最佳食物,也是婴配粉的黄金标准,在法规允许范围内添加可选成分,能够一定程度缩小配方粉喂养婴儿和母乳喂养之间的差距。在现阶段科学研究基础上,hmos是母乳与婴配粉之间最大的差异成分之一。潘玉解释说,hmos是人类母乳中含量较高的第三大固体组分,仅次于乳糖和脂肪,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迄今为止,全球大多数婴配粉中都缺乏hmos。hmos在结构上与传统添加到婴配粉中的益生元不同,基于临床前和临床数据,hmos能够为婴儿提供各种健康益处,如添加1—5种hmos的婴配粉喂养的婴儿,其肠道微生物群与母乳喂养婴儿接近,与婴儿的肠道发育和机体健康有关,影响系统免疫与减少某些感染有关。美国和欧洲是hmos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地区,2′-fl在2014年就已获得美欧市场监管许可,随后全球越来越多的监管机构批准将其纳入配方中。
张玉梅也表示,hmos与目前婴配粉中主要使用的低聚半乳糖(gos)和低聚果糖(fos)在结构单元和种类上均具有较大差异。研究团队从2005年起,从河北涞水采集50余份母乳样本,直至2018年开始进行南北母乳喂养队列研究,17年间团队的母乳成分研究已遍布全国,也包括国际多中心研究。研究发现,不仅母乳中的低聚糖成分和含量因人而异,而且中国母乳低聚糖组成及含量具有特殊性,应当按照我国母乳实际情况制定hmos在中国婴儿食品中的应用建议。
南开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王硕教授表示,研究团队通过测量包括2′-fl、3′-sl等6种hmos的含量在多地区间的变化,发现6种hmos普遍存在于中国妈妈的成熟乳中,且含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而通过测量广州地区6种hmos的含量在产后多阶段的变化能够发现,2′-fl在母乳中普遍存在率较高,依据其含量可将母乳划分为低2′-fl含量组和高2′-fl含量组,其中低含量组在乳母中的比例为21%(也可认为属于非分泌型),而高含量组约占乳母的79%,其广泛存在提示了婴幼儿对2′-fl可能具有高度耐受性。
目前,美国、欧盟、澳新等国家和地区已分别批准了2′-fl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和限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张俭波说,hmos作为一种转基因微生物来源的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6年和2021年先后两次对2′-fl发布过征求意见,并于今年4—5月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范围除了调制乳粉外,还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推荐使用量为0.7—2.4克/升。
责任编辑:小牛